荒山变药田,义县中药材年产值超8亿元:乡村振兴的绿色转型之路

锦州新闻网 阅读:9 2025-09-10 14:10:34 评论:0
荒山变药田,义县中药材年产值超8亿元:乡村振兴的绿色转型之路

近年来,我国各地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积极探索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辽宁省义县,便是这样一座在转型中焕发新生的城市。义县以“荒山变药田”的实践,实现了中药材产业的蓬勃发展,年产值已超过8亿元,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

义县地处辽宁省西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份。过去,义县的农业生产以粮食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不高。为改变这一状况,义县积极探索产业结构调整,将目光投向了中药材产业。

义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气候条件,为中药材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于是,义县决定将荒山变药田,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义县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将荒山、荒坡等闲置土地用于中药材种植。

为了让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义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加强政策扶持,对中药材种植户给予补贴,降低种植成本。其次,引进优质中药材品种,提高中药材的品质和产量。再次,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种植中药材的技术水平。此外,义县还积极搭建中药材销售平台,拓宽销售渠道,确保中药材种植户的收益。

经过几年的努力,义县中药材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义县已形成了以人参、黄芪、甘草、五味子等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涉及全县10多个乡镇。中药材产业已成为义县农业的支柱产业,年产值超过8亿元,带动了全县农民增收致富。

在中药材产业发展过程中,义县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他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确保中药材的品质和安全。同时,义县还积极发展中药材深加工产业,提高中药材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

义县中药材产业的成功转型,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荒山变药田的实践,不仅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还美化了生态环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展望未来,义县将继续加大中药材产业发展力度,努力打造全国知名的中药材产业基地。他们将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推动中药材产业向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总之,义县中药材产业的崛起,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成功实践。在新的历史征程中,义县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探索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锦州新闻网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锦州新闻网立足锦州全域,辐射辽西及东北地区,提供新闻、民生资讯与深度报道,打造智慧化、互动化的区域信息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