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县荒山变金山:种药材年产值突破5亿元

锦州新闻网 阅读:13 2025-05-27 09:10:35 评论:0

义县,位于辽宁省西部,这里曾经荒凉的山丘,如今却变成了绿色金库。近年来,义县充分利用荒山资源,大力发展药材种植,不仅实现了生态环境的改善,更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据统计,义县药材种植年产值已突破5亿元,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义县荒山面积广阔,过去由于缺乏有效的利用方式,这些荒山一直处于闲置状态。然而,在县委、县 *** 的正确引导下,义县将目光投向了药材种植这一朝阳产业。经过多年的努力,义县荒山变绿,药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规模化的产业格局。

为了推动药材种植产业发展,义县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提高种植水平。县里建立了药材种植示范基地,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同时,还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开展药材种植技术研究,不断优化种植技术,提高药材品质。

在义县,中药材种类繁多,包括人参、黄芪、丹参、枸杞等。这些药材不仅在国内市场受到欢迎,还远销海外,成为义县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据统计,义县药材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其中人参种植面积占全国人参种植面积的1/10,成为全国人参种植基地之一。

义县药材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许多村民通过种植药材实现了脱贫致富。村民张大哥说:“以前这片荒山啥也没种,现在种上了药材,每年都能收入几万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义县,药材种植产业链条不断完善。从种植、加工、销售到物流,各个环节都有条不紊地进行。县里还建立了药材市场,吸引了众多药商前来采购,进一步拓宽了药材销售渠道。

为了更好地推动药材产业发展,义县还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县财政每年投入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药材种植、加工和销售。同时,县里还设立了药材产业发展基金,鼓励企业、合作社和农户投资药材产业。

如今,义县药材产业已经成为辽宁省乃至全国的示范典型。在荒山变金山的背后,是义县县委、县 *** 对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科学规划。在今后的工作中,义县将继续加大药材产业扶持力度,努力实现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为农民增收、县域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总之,义县荒山种药材的成功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新时代背景下,各地可以借鉴义县的做法,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锦州新闻网立足锦州全域,辐射辽西及东北地区,提供新闻、民生资讯与深度报道,打造智慧化、互动化的区域信息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