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船舶学院与中船重工共建实训基地,携手培养500名船舶行业精英
近日,渤海船舶学院与中船重工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并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项目。该项目计划培养500名具备高技能、高素质的船舶行业人才,为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渤海船舶学院作为我国船舶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船舶工程技术人才。此次与中船重工集团共建实训基地,旨在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我国船舶工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实训基地位于渤海船舶学院校内,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设有船舶工程、船舶动力、船舶电气等实训室。基地配备了先进的船舶工程设备、船舶动力设备、船舶电气设备等,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训环境。
据了解,此次订单式人才培养项目将采用“2+1”的培养模式,即学生在渤海船舶学院学习两年理论知识,然后在实训基地进行一年的实践操作。通过这种模式,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掌握船舶工程、船舶动力、船舶电气等方面的专业技能,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中船重工集团作为我国船舶工业的龙头企业,拥有丰富的船舶制造经验和先进的技术设备。此次与渤海船舶学院共建实训基地,旨在通过校企合作,将企业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引入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实训基地,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到中船重工集团的实际项目中,了解船舶制造的全过程,掌握船舶设计、建造、维修等关键技术。同时,实训基地还将邀请企业专家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分享船舶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为了确保订单式人才培养项目的顺利进行,渤海船舶学院和中船重工集团将共同成立项目管理委员会,负责项目的整体规划、实施和监督。此外,双方还将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沟通项目进展,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此次合作项目的实施,将为我国船舶行业培养一批具备高技能、高素质的船舶工程人才,有助于提高我国船舶工业的整体竞争力。同时,这也标志着校企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我国船舶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总之,渤海船舶学院与中船重工共建实训基地,订单培养500人,是我国船舶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创新。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相信这些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为我国船舶工业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 《相声大师陈连仲:艺术人生纪录片在央视热播,传承经典笑谈人生》
- • 锦州农村电商直播基地助力“新农人”成长,超5000名农民成功转型
- • 大凌河生态廊道全线贯通,迁徙候鸟数量激增3倍,生态效益显著
- • 东北首个绿氨产业园投产,年产绿氨60万吨助力能源转型
- • 《凌海渔家号子改编交响乐,国家大剧院奏响涛声:传统与现代的交响共鸣》
- • 锦州共享电动车助力景区全覆盖,绿色出行新风尚
- • 黑山花生航天育种二代上市,抗病抗旱能力再升级,引领农业发展新篇章
- • 锦州籍台商王永庆家族寻根之旅:促进两岸经贸合作的桥梁
- • 试验景区无人机即时配送服务,开启智慧旅游新篇章
- • 辽西旅游联盟“一卡通”问世,畅游锦州、朝阳、阜新三地无障碍体验
- • 辽西旅游联盟携手推出“一卡通”,畅游锦州、朝阳、阜新三地,畅享旅游新体验
- • 北镇鸭梨酒庄闪耀纳斯达克大屏,中国果酒惊艳全球视野
- • 东北亚国际商品展签约额突破150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 • 城市更新项目落地,盘活闲置工业用地万亩:焕新城市面貌,助力经济发展
- • 沟帮子熏鸡年销千万只,老字号跨界联名奢侈品包装,传承与创新共舞
- • 《锦州战疫:打造沉浸式实景剧本杀,再现抗疫英雄事迹》
- • 元宇宙产业园盛大推出“数字孪生锦州”平台,引领智慧城市建设新潮流
- • 黑山地瓜荣登国家种业振兴计划,万亩示范基地助力产业升级
- • 沟帮子熏鸡打造数字气味库,VR技术再现百年烟熏工艺传奇
- • 抗联女杰冷云锦州求学成绩单曝光:全科优秀,谱写巾帼英雄传奇
- • 医巫闾山红叶节创单日游客量新高,3万亩彩林成摄影天堂
- • “重走耶律倍藏书路”跨国研学项目正式启动,传承千年文化之旅启程
- • 千所校园共筑文化瑰宝,“一校一品”非遗项目全覆盖
- • 锦州国际马拉松成功升级,荣膺世界田联银标赛事
- • 锦州大剧院盛大引进百老汇原版《狮子王》 激情演绎非洲草原传奇
- • 共享电单车助力全域景区覆盖,骑行数据融入文旅平台打造智慧旅游新体验
- • 太和区古法制香厂开体验课,激发年轻人传承“当代香道师”热情
- • 打造未来科技新地标:规划建设太空主题沉浸式体验馆
- • 编程教育纳入小学必修课,六年级学生可开发APP:培养未来创新人才的新起点
- • 北镇剪纸合作社:农妇巧手助农增收,剪纸艺术飘香卢浮宫
- • 夜间经济助力锦州GDP突破15%,点亮“不夜锦州”新名片
- • 义县数字农家书屋访问量突破百万次,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锦州籍院士团队匠心独运,复刻耶律倍“万卷藏书楼”数字工程
- • 北镇猪蹄厂沼气发电:卤煮废料变清洁能源的创新实践
- • 北镇温泉小镇:年接待游客超百万,打造休闲度假新地标
- • 锦州高中生自编自演红色话剧《塔山魂》全国巡演,传承红色精神
- • 太和区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营收突破300亿,引领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辽沈战役纪念馆荣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称号,传承红色文化再添新篇章
- • 锦州旅游吉祥物“锦小虎”出道,衍生品销售额破千万,助力锦州旅游新风尚
- • 智慧养老平台成功上线,独居老人应急响应率实现100%
- • 慕容皝诞辰1700周年:全球慕容后裔齐聚锦州,共忆先祖辉煌
- • 义县契丹文化主题民宿集群盛大开业,牧民年入破百万,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黑山小米荣登奥运餐桌,成为运动员认证的“冠军能量粥”
- • 凌河区非遗数据库上链,千年技艺永久留存:传承与创新共绘文化新篇章
- • 工业余热供暖工程助力节能减排,百万居民共享绿色温暖
- • 锦州实验学校校园农场硕果累累,年产蔬菜10吨助力福利院爱心捐赠
- • 万人太极拳展演成功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中华武术魅力再展风采
- • 北镇鸭梨基因库启动:千年滋味永续传承的坚实保障
- • 中秋佳节,沟帮子熏鸡味月饼热销,咸甜之争再添新军
- • 北普陀山星空营地荣膺国际暗夜协会认证,银河清晰度达90%,成为观星胜地
- • 钛材料3D打印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引领我国制造业迈向新高峰
- • “极端天气预警信息直达百万市民手机,守护生命安全”
- • 锦州站前广场改造竣工,开启高铁公交地铁零换乘新时代
- • 锦州荣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称号,展现社会治理新篇章
- • 医巫闾山秋色荣登《中国国家地理》封面,单日接待游客破5万,展现东北壮美风光
- • 韩国崔氏家族赴锦州祭祖,揭示唐代东迁历史真相
- • 锦州与延安、西柏坡携手共建红色旅游联盟,传承红色基因
- • 禅意生活新体验:禅修民宿推出“数字断舍离”服务,手机需寄存
- • 锦州打造东北教育新地标:东北首个教育大数据中心正式建成
- • 渤海银行锦州科技支行盛大挂牌,年授信科创企业超50亿助力区域创新驱动发展
- • 辽代萧太后军事改革展:锦州出土女性铠甲引轰动,揭示千年女将风采
- • 无人配送网络助力城乡一体化,降低“最后一公里”成本高达70%
- • 锦州港荣获“全球卓越服务奖”,树立服务标准新标杆
- •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锦州片区首次记录到幼虎活动影像,生态保护取得新突破
- • 京哈高铁锦州北站启用,1.5小时直达北京,开启东北出行新篇章
- • 太和区豆制品厂创新应用AI技术,豆腐口感秒变“脑花”
- • 太和区豆腐西施直播收益助力建养老食堂,免费供餐暖人心
- • 黑山驴皮影与《哪吒》电影跨界联名,传统窗格中上演神话大战
- • 桥梁专家茅以升参与修复锦州大凌河桥设计图首曝光: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 • 太和区工业遗址公园光伏发电:老厂房变身绿色能源基地
- • 《民国教育家王显廷乡村教育日记:揭开乡村教育历史的神秘面纱》
- • 太和区工人文化宫焕新升级,投影技术打造赛博祠堂纪念劳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