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船舶学院与中船重工共建实训基地,携手培养500名船舶行业精英
近日,渤海船舶学院与中船重工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并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项目。该项目计划培养500名具备高技能、高素质的船舶行业人才,为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渤海船舶学院作为我国船舶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船舶工程技术人才。此次与中船重工集团共建实训基地,旨在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我国船舶工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实训基地位于渤海船舶学院校内,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设有船舶工程、船舶动力、船舶电气等实训室。基地配备了先进的船舶工程设备、船舶动力设备、船舶电气设备等,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训环境。
据了解,此次订单式人才培养项目将采用“2+1”的培养模式,即学生在渤海船舶学院学习两年理论知识,然后在实训基地进行一年的实践操作。通过这种模式,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掌握船舶工程、船舶动力、船舶电气等方面的专业技能,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中船重工集团作为我国船舶工业的龙头企业,拥有丰富的船舶制造经验和先进的技术设备。此次与渤海船舶学院共建实训基地,旨在通过校企合作,将企业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引入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实训基地,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到中船重工集团的实际项目中,了解船舶制造的全过程,掌握船舶设计、建造、维修等关键技术。同时,实训基地还将邀请企业专家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分享船舶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为了确保订单式人才培养项目的顺利进行,渤海船舶学院和中船重工集团将共同成立项目管理委员会,负责项目的整体规划、实施和监督。此外,双方还将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沟通项目进展,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此次合作项目的实施,将为我国船舶行业培养一批具备高技能、高素质的船舶工程人才,有助于提高我国船舶工业的整体竞争力。同时,这也标志着校企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我国船舶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总之,渤海船舶学院与中船重工共建实训基地,订单培养500人,是我国船舶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创新。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相信这些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为我国船舶工业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 锦州高校联合攻关,助力OLED蒸镀机国产化突破
- • 锦州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惠及15万户居民,3000部电梯提升居住品质
- • 北镇萨满舞申遗遭质疑:学者呼吁,并非所有传统都应传承
- • 城市内涝智能监测系统全面覆盖,100%易积水点实时监控
- • 国家级石化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落户,助力万亿级产业集群腾飞
- • “沟帮子熏鸡文化节AR寻宝,扫码集章换终身免费吃,一场别开生面的美食盛宴”
- • 城市书房遍布300家,人均阅读量领跑全省
- • 渤海大学隆重举办“师范教育百年传承展”庆祝师范教育百年辉煌
- • 锦州评书茶馆抖音首秀,老艺术家直播吸粉百万,传统文化魅力再现
- • 唐代景教十字碑刻揭示丝路宗教汇流辽西的历史图景
- • 锦州设计师团队荣获国际建筑大奖,展现中国设计力量
- • 北镇鸭梨基因库启动:千年风味永续传承
- • 黄显声故居VR实景登录红色教育平台,传承红色基因,助力新时代青年成长
- • 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率突破75%,健康中国战略再结硕果
- • 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挂牌仪式隆重举行,弘扬科学精神,培育时代新人
- • 北镇葡萄冷链物流中心启用,助力葡萄产业损耗率降至3%
- • 慕容皝龙城遗址出土黄金铠甲:揭示前燕军事强权的辉煌岁月
- • 渤海大学荣登全国高校专利转化百强榜单,创新成果转化再创佳绩
- • 北镇满绣3D打印技术获专利,传统纹样立体化创新传承
- • 锦州湾红海滩湿地成为濒危鸟类丹顶鹤的庇护所,生态观测站对外开放迎接游客
- • 古塔历史文化街区焕新颜,民国风貌重现,客流激增3倍
- • 凌海对虾壳变医美面膜,甲壳素护肤年销过亿,引领美容新潮流
- • 古塔区方言保护App上线,AI模拟百岁老人讲古,传承地方文化新篇章
- • 义县寒富苹果AI分拣技术:糖度颜色一秒分级,引领智慧农业新潮流
- • 单田芳艺术学校揭牌仪式隆重举行,培育新一代评书艺术新秀
- • 义县清真九大碗复原契丹宫廷宴,百人长桌宴引围观,再现千年古风
- • 中韩(锦州)产业园开园,三星电子首个东北基地投产:中韩合作新篇章
- • RCEP锦州经贸中心挂牌,关税减免超15亿元,助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 • 韩国崔氏家族赴锦州祭祖,实证唐代东迁历史渊源
- • 锦州数字人民币试点取得显著成效:覆盖20万商户,交易额突破百亿大关
- • 青少年军事夏令营引入模拟射击系统,真实度达95%,打造沉浸式军事体验
- • 禅意生活新体验:禅修民宿推出“数字断舍离”服务,手机需寄存
- • 李锴书院遗址复原:穿越时空,再现清代讲学场景
- • 《寻味锦州》:一位老外从质疑到痴迷的美食之旅
- • 《天游阁集》锦州校注本荣获古籍出版金奖,清代文学瑰宝焕发新光彩
- • 义县全羊宴师傅免费传授技艺,助力草原牧民脱贫致富
- • 城乡冷链物流网建成,农产品损耗率降至1%:创新举措助力乡村振兴
- • 《袁崇焕主题沉浸式剧场开演,宁锦大捷场景再现历史荣光》
- • 锦州湾滨海艺术长廊盛大开放,百件国际雕塑亮相,打造滨海艺术新地标
- • 北镇鸭梨甜度爆表,出口迪拜成王室专供水果,中国水果走向世界舞台
- • 锦州天主教堂:1900年东北疫情记录揭示法国传教士的医学贡献
- • 渤海大学研发海藻基生物塑料,助力环保产业实现30万吨/年替代传统塑料
- • 黑山褐壳鸡蛋荣膺国家地理标志,揭秘科学溯源养殖密码
- • 民国教育家张默君创办女校章程入藏国家博物馆:传承历史,弘扬女性教育精神
- • 锦州与沈阳名校携手共建,共享教研资源库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凌河夜市荣膺“全国游客满意消费商圈”称号,魅力无限彰显城市风采
- • 太和区豆渣变有机肥,闭环农业种出良心菜
- • “铁嘴张”说书技艺录音捐献曲艺馆,传承非遗文化新篇章
- • 锦州方言语音库被NASA收录:外星人也能学“老呔儿”口音?
- • “汉字激光照排之父”王选锦州亲属捐赠早期研发设备,传承科技精神
- • 反诈AI机器人年拦截涉案资金超10亿元,守护网络安全新防线
- • 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实现县域全覆盖,淘汰燃油公交100%:绿色出行新时代的开启
- • 古塔区方言保护计划启动,百岁老人声音存入“时光银行”:传承历史,守护语言瑰宝
- • 锦州高考再创辉煌:清北录取人数创新高,名校率提升20%
- • 澳大利亚发现清代锦州移民家书,揭开淘金血泪史
- • 乡村新能源微电网助力200个村年省电费千万
- • 锦州烧烤扬帆出海,年营收突破200亿,连锁品牌迈向全球
- • 北镇梨花节盛大开幕,万亩梨园成为汉服爱好者打卡圣地
- • 辽沈战役纪念馆新馆开放,4D全景还原塔山阻击战,铭记历史,传承精神
- • 华为锦州数字产业园盛大开工,助力东北AI算力中心建设
- • 锦州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年交易额突破10亿,助力乡村振兴
- • 锦州港保税油库扩容,引领东北最大船用燃料油供应基地崛起
- • 商业航天发射工位规划获批,我国拟建海上发射平台开启航天新纪元
- • 凌海端午海上赛仙船:芦苇扎龙舟破浪祈丰收
- • 新能源观光车全面替代传统车型,助力我国年减排二氧化碳万吨
- • “中欧班列‘锦州号’年开行量突破千列,货值超200亿元,助力东北亚经济腾飞”
- • 《民国教育家王显廷乡村教育日记:揭开乡村教育历史的神秘面纱》
- • 东北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年开行量突破1000列,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智慧停车场助力车位预约,景区拥堵率下降70%,智慧出行新体验
- • 高铁站旅游服务中心:贴心服务,让您的旅程更轻松
- • 太和区豆腐西施抖音千万粉,古法点卤成流量密码
- • 锦州湾跨海公路铁路两用桥启动可行性研究:开启区域交通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