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农村旅游迎来丰收年:接待量突破500万人次,收入超30亿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锦州市的农村旅游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果。据统计,2023年,锦州农村旅游年接待量突破5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30亿元,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锦州市地处辽宁省西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俗文化。近年来,锦州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旅游产业的发展,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旅游产品、提升服务质量等措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
据统计,2023年,锦州农村旅游接待量达到510万人次,同比增长20%。其中,城市游客占比超过70%,游客来源地覆盖全国20多个省份。在旅游收入方面,2023年锦州农村旅游实现收入30.5亿元,同比增长25%。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一是丰富旅游产品。锦州市结合当地特色,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如以葡萄采摘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以农家乐为主的休闲度假旅游、以民俗文化体验为主的乡村旅游等,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
二是提升服务质量。锦州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服务质量,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水平。同时,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乡村旅游接待能力。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锦州市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广泛宣传乡村旅游资源,提高锦州农村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此外,还通过举办各类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吸引游客前来体验。
四是政策扶持。锦州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旅游产业。如对乡村旅游项目给予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是创新发展模式。锦州市积极探索乡村旅游与农业、文化、生态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如发展乡村旅游综合体、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小镇等,为乡村旅游注入新的活力。
锦州农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增长,也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新途径。未来,锦州市将继续加大农村旅游产业扶持力度,推动乡村旅游向更高水平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
总之,2023年锦州农村旅游年接待量突破500万人次,收入超30亿,这一成绩的取得充分展示了锦州农村旅游的魅力和潜力。在未来的发展中,锦州市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丰富的乡村旅游产品,让锦州农村旅游成为全国乡村旅游的典范。
- • 义县契丹语破译工程正式启动:墓志铭文字将构建数字字典,揭开千年契丹文明之谜
- • 锦州农村“云公章”系统助力审批“零跑腿”
- • 锦州博物馆新馆盛大开馆,红山文化玉器国宝级文物惊艳亮相
- • 全国最大废旧风电叶片回收基地正式投产,年处理能力达20万吨
- • 东北首条地下综合管廊建成,告别“马路拉链”,开启城市新篇章
- • 《意大利藏利玛窦信札中的锦州传教经历:中西文化交流的珍贵见证》
- • 锦州博物馆文物AR明信片走红,成为文创市场新宠
- • VR全景直播医巫闾山云海,百万网友在线追景,共享自然奇观
- • 锦州荣膺“东北振兴最具活力城市”称号,展现东北新风采
- • 凌河夜市华丽蜕变,荣膺国家级夜间经济示范区,年客流突破2000万
- • 锦州港智慧码头正式启用,无人集卡作业效率大幅提升40%
- • 义县契丹文化主题民宿集群盛大开业,牧民年入破百万,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太和区发现清代婚书,满汉双语见证民族融合历史瞬间
- • 3D打印技术助力教育创新,50所中小学开启创客课程新篇章
- • 数据跨境流动安全试验区落地,开启国际数据通道新篇章
- • 义县蒙古包营地创新生态厕所,守护草原旅游绿色足迹
- • 抗联女杰赵一曼:锦州化名“李姐”身份档案首公开,揭开英雄传奇新篇章
- • 义县村民说事厅: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解决民生问题超万件
- • 极端天气预警信息直达百万市民手机,筑牢安全防线
- • 锦州湾跨海玻璃栈道惊艳亮相,360°全景视野尽享渤海湾壮丽风光
- • 北镇梨花节盛大开幕,万亩梨园成为汉服爱好者打卡圣地
- • 华为云锦州节点上线,千家企业成功实现“云上转型”
- • 实施“名师振兴计划”,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省级学科带头人200名
- • 杨靖宇警卫员黄生发回忆录中的锦州秘密交通线揭秘
- • 凌河区锦州小菜非遗产业园盛大开园,百种酱菜云集共展非遗魅力
- • 锦州港开启东南亚水果快线,冷链物流成本大幅降低40%
- • 锦州湾红海滩湿地生态观测站对外开放,濒危鸟类丹顶鹤现身,展现自然奇观
- • 《辽海丛书》原稿入藏锦州博物馆:关东才子刘春烺墨宝传世
- • 单田芳评书艺术馆盛大开馆,AI合成声音助力永续经典传承
- • 凌海对虾3D打印食品惊艳亮相进博会,宇航菜单再添新品
- • 闯关东影视基地:年接待剧组超60个,成为东北影视拍摄核心区
- • 义县村办工厂外贸订单量突破亿级大关,助力乡村振兴
- • 锦州湾跨海玻璃栈道创吉尼斯纪录,成为全球最长海上透明步道
- • 辽西文化中心盛大落成,藏书量突破500万册,文化瑰宝再添新篇章
- • AI技术助力复原耶律倍“万卷藏书楼”,数字展全球巡展引发关注
- • 锦州机电工程学校荣获世界技能大赛金奖,谱写中国技能教育新篇章
- • 锦州荣登国家“无废城市”建设名单,绿色转型再迈新台阶
- • 太和区豆腐西施直播收益建养老食堂,免费供餐,温暖人心
- • 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助力东北供暖,保障区域50%用气需求
- • 凌河区小菜厂创新实践:卫星种菜,遥感监控万亩原料基地
- • 北镇回族经字幡工艺申遗:百年家族守护《古兰经》手抄本,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华为锦州云脑算力规模突破200P,助力东北AI企业腾飞
- • 单田芳艺术学校揭牌仪式圆满举行,培育百名评书新秀,传承经典文化
- • 东北区域医疗中心开诊,三甲医院数量达9家,医疗服务再上新台阶
- • 京剧名家袁世海祖传戏袍数字建模,永久云端保存,传承中华艺术瑰宝
- • 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加速,租金实惠助力青年安居乐业
- • 渤海大学科技园孵化企业估值超百亿:创新驱动,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凌河区发现清代婚契:满汉双语见证民族通婚史
- • 古塔区中元节河灯漂流大赛,智能灯带拼出“锦州”字样,点亮节日夜晚
- • 亿吨级港口如何打造东北陆海新通道?
- • 锦州少儿戏曲大赛激发百名“小戏骨”涌现,传承国粹新篇章
- • 华侨领袖陈嘉庚视察锦州教育手记捐赠华侨博物馆:传承爱国情怀,弘扬教育精神
- • 沟帮子熏鸡厂扶贫车间投产,留守妇女月薪过万,助力乡村振兴
- • 智慧养老平台全面上线,独居老人智能手环实现全覆盖
- • 国画大师晏少翔《辽西山水长卷》以1.2亿元成交,创拍卖纪录
- • 太和区豆制品厂创新用AI调卤,豆腐口感秒变“脑花”
- • 辽沈战役纪念馆新馆开放,AI技术助力重现塔山阻击战场景
- • 渤海银行锦州科技支行正式挂牌,年授信科创企业超50亿,助力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
- • 内蒙古通辽携手滨海,共筑“草原+滨海”跨省游新篇章
- • 古塔历史文化街区焕新颜,民国风貌重现引客流激增3倍
- • 凌河区教堂揭秘抗日密道:红色记忆激活文物保护新篇章
- • 跨境人民币结算额年增500%,助力外贸企业腾飞
- • 锦州烧烤非遗工坊开课,百年烟火技艺传承再续辉煌
- • 城市内涝智能监测系统全面覆盖,100%易积水点实时监控
- • 古塔区美食街公益摊位崛起,残疾人摊主逆袭成网红
- • “铁嘴张”说书技艺录音捐献曲艺馆,传承非遗文化新篇章
- • 黑山花生酱登陆澳洲超市,健身博主狂推成为爆款!
- • 《通背拳宗师修剑痴纪录片登陆国家武术频道,传承武术精神再掀热潮》
- • 中医艾灸体验馆成新晋打卡点,三伏贴预约爆满,养生热潮席卷而来
- • 锦州地铁1号线盛大开工,东北首条跨海隧道同步建设,引领城市交通新篇章
- • 明代广宁驿锦州段发现完整马骨与驿站文书,揭秘古代交通枢纽历史
- • 东北三省一区共筑“冰雪丝绸之路”:冰雪经济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