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海渔村集体入股冷链物流,年收益翻三倍,共富之路再谱新篇
在辽宁省凌海市,一个名为渔村的渔港小镇,近年来发生了一件令人瞩目的大事。这个曾经以渔业为生的渔村,通过集体入股冷链物流项目,实现了年收益翻三倍的历史性突破,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之路再谱新篇。
凌海渔村位于渤海之滨,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然而,由于缺乏先进的冷链物流设施,渔村在渔业发展上遇到了瓶颈。为了打破这一困境,渔村村委会积极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在经过深入调研和多方论证后,村委会决定集体入股冷链物流项目,以此提升渔村的经济实力。
冷链物流项目得到了当地政府和企业的积极响应。项目总投资达数亿元,包括建设现代化的冷库、购置先进的冷链运输车辆等。凌海渔村村民以每股1000元的价格,共筹集资金数百万元,实现了集体入股。
冷链物流项目的建设,为渔村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首先,现代化的冷库解决了渔村渔产品保鲜难题,使得渔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损耗率大幅降低。其次,先进的冷链运输车辆保证了渔产品的新鲜度,提高了市场竞争力。此外,渔村还通过冷链物流项目,与国内外大型商超、电商平台建立了合作关系,拓宽了销售渠道。
经过一年的运营,凌海渔村冷链物流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统计,渔村渔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了50%,年收益翻三倍。这不仅让渔村村民的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也为渔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渔村村民张大哥说:“以前,我们的渔产品卖不出去,收入很低。现在,有了冷链物流项目,我们的渔产品不仅卖到了全国各地,还出口到了国外。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凌海渔村集体入股冷链物流项目的成功,为其他渔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当地政府表示,将继续加大对冷链物流等项目的扶持力度,推动更多渔村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凌海渔村集体入股冷链物流项目的成功实践,充分展示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渔村通过创新模式,实现了从传统渔业向现代物流业的华丽转身,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贡献了力量。
展望未来,凌海渔村将继续深化冷链物流项目,拓展产业链,提高渔产品附加值。同时,渔村还将积极探索其他产业发展模式,为村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助力渔村实现全面振兴。
凌海渔村集体入股冷链物流项目的成功,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之路再谱新篇。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时代,相信更多渔村将紧跟步伐,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
- • 古塔区烧烤签植入芯片,创新科技助力美食烹饪
- • 清末巨商朱庆澜捐建锦州中学契约现身拍卖会,历史见证再现
- • 《科学家何泽慧锦州实验笔记影印版全球首发,珍贵历史文献重现科学光辉》
- • 锦州教育展闪耀世界舞台,国际合作项目签约开启教育新篇章
- • 中欧班列锦州集结中心年开行量突破800列,助力东北亚物流新格局
- • 农业保险全覆盖,年保障金额突破200亿元,筑牢农业发展“安全网”
- • 渤海大学研发海藻基生物塑料,助力绿色环保,年产量可达30万吨,替代传统塑料
- • 民族企业家宋则久商标设计手稿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传承与创新交织的艺术之旅
- • 锦州数字人民币试点成果显著:覆盖20万商户,交易额突破百亿大关
- • 闯关东影视基地:年接待剧组超60个,成为东北影视拍摄核心区
- • 米其林指南发布锦州专题,3家烧烤店荣获“必比登推介”彰显地方美食魅力
- • 凌河区非遗传承人“数字徒弟”计划,全球青年在线学艺新风尚
- • 中信钛业氯化法钛白粉产能跃居亚洲第一,打破海外垄断,助力中国钛白粉产业崛起
- • 松山新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增速连续三年超50%
- • 锦州农村光伏扶贫项目助力增收,年发电收益突破2000万元
- • 黑山二人转全息剧场落成,梅派传人与数字人同台演绎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 • 黑山丧俗改革:生命树葬林与二维码墓碑,让生命以新方式延续
- • 我国筹建渤海海洋文化数字博物馆,传承海洋文化瑰宝
- • 桥梁专家茅以升参与修复锦州大凌河桥设计图首曝光: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 • “沟帮子熏鸡卫星冠名,太空飘香致敬传统技艺——一场跨越星际的美食之旅”
- • 东北亚国际商品展落户锦州,签约额达1800亿元,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全国首个“海洋塑料垃圾再生利用基地”年处理量突破10万吨,引领环保新潮流
- • 《苗力田先生珍贵亚里士多德译稿手迹捐赠北大,传承哲学智慧新篇章》
- • 满族刺绣非遗工坊匠心独运,推出“萧太后战袍”文创系列
- • 渤海大学举办“师范教育百年传承展”庆祝师范教育百年历程
- • 北镇回族经字幡送葬仪轨:百年家族手抄古兰经展出的文化传承
- • 凌河区小菜厂创新零废水工艺,酱汁浓缩再利用助力环保
- • 锦州籍导演宁浩捐建“关东影视文化博物馆”:传承影视文化,助力文化繁荣
- • 海洋疗法中心引进法国技术,海藻SPA引领健康潮流
- • 锦州中学校史馆荣膺“全国最美校园博物馆”称号,传承百年名校文化底蕴
- • 黑山智慧猪场引领AI饲喂新潮流,料肉比显著下降15%
- • “同盛金”烧锅古法酿酒荣登人类非遗预备名录,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新光彩
- • 德国巴斯夫携手锦州打造全球最大可降解塑料基地,引领绿色环保新潮流
- • 食品安全快检车全面覆盖我国农贸市场和学校,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 • 太和区非遗寿衣展引热议,刺绣技艺被誉为“最后的华服”
- • 辽西文化中心盛大落成,藏书量突破500万册,打造区域文化新高地
- • 东北首个绿氨产业园投产,年产绿氨60万吨助力能源转型
- • 凌河区智慧教育再升级:10所新建校园启用AI教学系统,覆盖百间教室
- • 华为锦州云计算中心正式投运,助力东北3000家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
- • 锦州湾国际数据港盛大启动,存储容量达1EB级,引领智慧城市新篇章
- • Global Launch of the English Edition of "Jinzhou Celebrity Atlas" Marks a Cultural Milestone
- • 义县蒙古长调融合爵士乐,草原音乐会门票秒光,一场视听盛宴即将开启!
- • 新能源汽车消费补贴助力市场激增,销售增长120%!
- • 小提琴家陈曦故乡音乐会门票10分钟售罄,家乡音乐盛宴引万人空巷
- • 义县全羊宴惊艳升级,分子料理液氮羊肉冻成食客新宠
- • 义勇军领袖郑桂林烈士遗骸DNA鉴定,英魂终归故里
- • 辽代萧太后铠甲复原展出,嵌百颗东珠震撼学界
- • 辽沈战役纪念馆创新举措:数字藏品“军功章NFT”限量发行,传承红色记忆
- • 凌海对虾壳提取生物塑料,海洋垃圾循环利用助力环保新篇章
- • 北斗智慧港口系统在锦州港成功上线,装卸效率提升50%
- • 凌河夜市荣登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点亮城市夜生活新篇章
- • 黑山二人转巡演车改太阳能,下乡演出零排放引领绿色文化潮流
- • 《法国汉学家沙畹1907年锦州考察照片集回归:见证历史的一页》
- • 《锦州大娘》:解放战争支前模范群体事迹搬上话剧舞台
- • “锦州名人基因库”:助力历史文化研究的新引擎
- • 农民工用锦州话录睡前故事,千里之外孩子听着入眠,家的温暖跨越千里传递
- • 锦州湾国际机场保税物流中心启用,年货邮吞吐量实现跨越式增长
- • 凌河区锦州小菜厂签下太空订单,国际空间站点名要货,开启中国农业航天新篇章
- • 东北首个量子通信试验网在锦州建成,开启量子通信新时代
- • 城市书房达300家,人均阅读量全省第一:书香浸润,文化名城再焕新颜
- • 锦州湾国际机场开通首条洲际货运航线,助力东北亚地区物流发展
- • 义县明代长城装感应灯带,夜光巨龙成网红打卡点
- • “黑山二月二龙抬头大典:非遗剃头匠为百岁老人理龙头,传承千年民俗文化”
- • 锦州湾海藻固碳工程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绿色科技助力全球碳减排
- • 夏夜啤酒花园盛景:海岸线消费增长200%
- • 《薯宝传奇》动画热播,黑山地瓜成网红,周边产品热销一空
- • 反家暴联动机制助力,救助超5000人次,构建和谐家庭新篇章
- • 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建成,水稻亩产提升30%,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 • 全国最大废旧风电叶片回收基地正式投产,年处理能力达20万吨
- • 氢能重卡运输专线正式投运,助力年减碳量超10万吨
- • 凌河区小菜罐头,海外游子心中的“乡愁解药”
- • 义县花生产业园崛起:全国最大出口基地的诞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