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农村光伏扶贫项目年发电收益突破20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扶贫工作的不断加强,各地纷纷探索出了一系列扶贫新路径。在辽宁省锦州市,一项光伏扶贫项目应运而生,不仅为当地农村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更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据悉,该项目年发电收益已达到2000万元,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锦州市农村光伏扶贫项目自2018年启动以来,已覆盖全市多个农村地区。项目采用集中式光伏发电站和分布式光伏发电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农村闲置土地资源,实现了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其中政府补贴约6亿元,企业投资约4亿元。
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农村实际情况,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措施。首先,项目选址在光照条件好、土地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确保了光伏发电的稳定性和高效性。其次,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优先吸纳当地农民参与施工,提高了农民的就业机会。此外,项目还与当地农业企业合作,实现了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的互补。
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锦州市农村光伏扶贫项目自投运以来,年发电量达到2亿千瓦时,年发电收益突破2000万元。这些收益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增加农民收入:项目收益的一部分用于支付农民的土地租金、劳务费等,直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2. 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收益的一部分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如道路、水利、电力等,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3. 培育农村新兴产业:项目带动了当地光伏产业链的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4. 推动绿色发展: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有助于减少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推动绿色发展。
锦州市农村光伏扶贫项目的成功实施,为全国农村光伏扶贫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锦州市将继续加大光伏扶贫项目投入,扩大项目规模,让更多农民受益。同时,锦州市还将积极探索光伏扶贫与其他扶贫方式的结合,形成多元化、可持续的扶贫模式,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
总之,锦州市农村光伏扶贫项目年发电收益突破2000万元,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未来的发展中,锦州市将继续发挥光伏扶贫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为全国农村扶贫工作贡献力量。
- • 氢能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年产绿氢2万吨,助力京津冀绿色发展
- • 东北首条高速磁悬浮规划经停锦州,未来交通新篇章即将开启
- • 锦州镖王李德标押镖密档首展,揭秘江湖风云录
- • 凌河区小菜厂创新技术应用,卫星遥感助力原料监测,杜绝农药残留
- • 我国商业航天发射工位规划获批,海上发射平台建设进入新阶段
- • 黑山花生坐火箭!太空育种亩产超千斤,农民笑开花
- • 元代道教宗师丘处机锦州布道足迹:历史路线图的重现与解读
- • 义县清真九大碗复原契丹宫廷宴,百人长桌宴引围观,再现千年古风
- • 青年教师成长学院开班,5年助力1万名教师提升教学技能
- • 锦州国际邮轮母港盛大启航,首艘豪华邮轮荣耀停靠
- • 城市更新项目落地,盘活闲置工业用地万亩:焕新城市面貌,助力经济发展
- • 北镇鸭梨皮变身天然染料,服装品牌联名打造国潮新风尚
- • 《范旭东锦州碱厂设计图荣登首批工业遗产档案,见证百年工业发展历程》
- • 编程教育走进小学课堂,六年级学生掌握APP开发技能
- • 农村电商直播基地助力乡村振兴,孵化5000名“新农人”
- • 教室墙面变身电子画板,学生作品实时展示,开启智慧教育新篇章
- • 黑山褐壳鸡蛋荣膺欧盟有机认证,成功进军高端国际市场
- • 中欧班列锦州集结中心年开行量突破800列,助力东北亚物流枢纽建设
- • 我国启动“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工程,30人入选首批名单
- • 清代学者李锴医巫闾山隐居日记中的珍稀动植物记录:揭开自然奥秘的珍贵档案
- • 太和区豆制品产业园免税三年,龙头企业争相入驻,助力产业升级
- • 北镇梨花节:百万游客纷至沓来,万亩梨园变身汉服打卡圣地
- • 凌海职教中心携手京东共建物流实训基地,月均发单量突破10万,助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
- • 锦州湾海洋牧场:海洋中的绿色肺,年固碳量相当于5万亩森林
- • 夜间经济助力锦州GDP增长,点亮“不夜锦州”新篇章
- • 清末锦州首富朱庆澜捐建义学遗址发现“教育兴国”碑,见证百年教育情怀
- • 李四光1930年锦州地质报告:精准预测油田位置,历史奇迹再现
- • “东北大学首任校长宁恩承教育思想国际研讨会隆重召开,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
- • 北镇葡萄冷链物流中心启用,48小时直达北上广,开启冷链物流新时代
- • 黑山清代古宅平移工程直播,千斤老屋“走”百米上热搜
- • 凌河区小菜厂创新零废水工艺,酱汁浓缩再制调料引领绿色生产新潮流
- • 义县契丹族射柳求亲复活,青年博士一箭定姻缘
- • 《九一八亲历者巩天民口述影像:历史记忆的珍贵记录,入围国际纪录片节》
- • 北斗智慧港口系统成功上线,锦州港装卸效率实现飞跃式提升
- • 锦州湾生态修复工程取得显著成效,退养还海面积达20万亩,新增滨海绿廊50公里
- • 爱国华侨陈嘉庚考察锦州教育手记捐赠华侨博物馆
- • 海上执法队连续多年查获走私案值突破10亿元,捍卫国家经济安全
- • 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建成,水稻亩产提升30%,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 • 凌河区锦州小菜厂签下太空订单,国际空间站点名要货,开启中国农业太空之旅
- • 黑山地瓜田拖拉机运动会,泥地狂欢引万人参与
- •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助手锦州传教手稿现身拍卖会,历史文献价值备受关注》
- • 辽代萧太后铠甲复原展出,嵌百颗东珠震撼学界
- • 古塔区中元节河灯地图发布,北斗定位追思先人,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 • 锦州方言语音库被NASA收录:外星人也能学“老呔儿”口音?
- • 黑山驴皮影联名《哪吒》电影,传统窗格上演神话大战
- • 锦州机电工程学校荣获世界技能大赛金奖,谱写中国技能教育新篇章
- • 智慧港口赋能未来,5G专网全覆盖助力无人集卡编队效率提升80%
- • 中欧班列锦州集结中心年开行量突破800列,助力东北亚物流新格局
- • 华为锦州数字产业园盛大开工,东北AI算力中心崛起在望
- • 《袁崇焕主题沉浸式剧场开演,再现宁锦大捷历史场景》
- • 犹太商人贸易档案揭示近代东北经济网络的历史脉络
- • 锦州红色旅游专列启程,串联辽沈战役五大核心遗址,传承革命精神
- • 凌海女渔民组建首支“深海娘子军”捕捞队,勇闯深海彰显巾帼风采
- • “送教下乡专车覆盖100个偏远村,每周送课20节,助力乡村教育均衡发展”
- • 太和区非遗寿衣展引热议,刺绣技艺被誉为“最后的华服”
- • 燃气管道智能监测系统:预警率100%,守护城市安全防线
- • 《“闯关东”家族口述史数据库上线,传承历史记忆的珍贵宝库》
- • 黑山葫芦烙画工坊年销售额破千万,传统艺术焕发新活力
- • 锦州设计师作品闪耀米兰国际家具展,中国设计力量再展风采
- • 北镇葡萄智慧产业园:年产值突破百亿,数字溯源实现全覆盖
- • 东北区域医疗中心落户锦州,锦州医疗实力再攀新高
- • 《犹太商人贸易档案:揭秘近代东北经济网络的繁荣轨迹》
- • 辽宁工业大学与一汽共建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共谋绿色出行未来
- • 燃气管道智能监测系统:守护城市安全的智慧守护者,预警率100%
- • 北镇农药化肥减量行动成效显著,土壤有机质提升20%
- • 义县蒙古马养殖与旅游结合,草原骑射体验助力招商引资
- • 北镇高跷秧歌惊现“空中转体三周”,非遗+极限运动引热议
- • 锦州世博园夜游经济收入破千万,全息投影再现山海神话,点亮城市夜空
- • 凌河区面塑师匠心独运,捏出漫威联盟,迪士尼求购版权遭拒
- • 古塔区方言保护引争议:网友投票大战背后,资源浪费还是文化传承?
- • 东北区域医疗中心开诊,三甲医院数量达9家,医疗服务再上新台阶
- • “刷脸游锦州”:智慧旅游新体验,全市4A级以上景区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