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区豆渣变有机肥,闭环农业种出良心菜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辽宁省太和区,一种名为“豆渣变有机肥,闭环农业种出良心菜”的创新模式正在悄然兴起,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豆渣,作为豆制品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过去一直被视为废弃物。然而,在太和区,豆渣却成为了宝贵的资源。当地农民通过科技创新,将豆渣转化为有机肥,实现了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
太和区豆渣变有机肥的项目始于2018年,由当地政府牵头,联合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企业共同实施。项目采用先进的生物技术,将豆渣中的营养成分提取出来,制成有机肥。这种有机肥富含氮、磷、钾等多种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对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具有显著效果。
在豆渣变有机肥的过程中,太和区农民还积极探索闭环农业模式。他们利用有机肥种植蔬菜、水果等农作物,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降低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保护了生态环境。
“以前我们种地都是用化肥,现在用上了有机肥,蔬菜长得更好,口感也更佳。”太和区某村农民张大哥说,“现在种地就像照顾孩子一样,用心去呵护,才能种出‘良心菜’。”
闭环农业模式在太和区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太和区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不断加大投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同时,政府还积极引导农民转变观念,鼓励他们采用绿色、环保的种植方式。
在政府的引导下,太和区农民逐渐形成了“豆渣变有机肥,闭环农业种出良心菜”的共识。他们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了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了农业效益,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安全、健康的农产品。
据了解,太和区豆渣变有机肥项目实施以来,已带动周边地区近万户农民参与其中。项目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还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广闭环农业模式,让更多农民受益。”太和区农业局局长李明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努力,让太和区的农产品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让消费者吃上‘良心菜’。”
总之,太和区豆渣变有机肥,闭环农业种出良心菜的创新模式,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在政府、企业和农民的共同努力下,相信这种模式将在更多地区得到推广,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 • 北镇鸭梨酒庄创新科技,无人机授粉果园变科技乐园
- • 锦州天主教堂:1900年东北疫情记录揭示法国传教士的医学贡献
- • 锦州连续三年荣登“中国美好生活城市”榜单,魅力城市再续辉煌篇章
- • 太和区工业遗产监测:卫星遥感助力老厂房健康“随时查”
- • 锦州湾海鲜药膳:传承千年非遗技艺,品味健康海鲜新风尚
- • 锦州港30万吨级航道疏浚工程顺利通过验收,助力东北亚航运枢纽建设
- • 北镇医巫闾山娘娘庙会重启,萨满舞步震撼年轻信徒,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关东学派创始人刘春烺手札捐赠,揭开晚清改革思想神秘面纱
- • RCEP锦州经贸中心挂牌,关税减免超15亿元,助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 • 《天游阁集》锦州校注本荣获古籍出版金奖,清代文学瑰宝焕发新光彩
- • 黑山葫芦烙画工坊年销售额破千万,传统艺术焕发新活力
- • 唐代景教十字碑刻证实丝路宗教汇流辽西的历史渊源
- • 太和区发现清代婚书,满汉双语见证民族融合历史瞬间
- • 《奇葩说》现场激辩:北镇“冥婚”习俗,该保留吗?
- • 锦州烧烤文化节盛大开幕,单日客流突破10万人次,狂欢盛宴引全民热议
- • 锦州籍科学家荣膺国际院士,科研成果转化产值达10亿,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黑山剪纸元宇宙美术馆盛大开馆,数字藏品一秒售罄引发收藏热潮
- • 渤海大学红山文化研究院出土文物展引发国际关注,揭秘古代文明新篇章
- • 黑山花生拍科幻广告,超级种子拯救末日粮仓
- • 满族剪纸传承人汪秀霞作品随卫星升空,宇宙巡展,传承千年技艺闪耀星空
- • 北镇非遗进校园:小学生操控满族剪纸机器人,传承千年技艺焕新颜
- • 锦州烧烤产业迈向标准化升级,全国连锁品牌突破8000家,引领行业发展新潮流
- • 义县契丹乳酪制作技艺复活,博物馆里可尝千年酸味
- • 锦州农村“云公章”系统助力审批“零跑腿”
- • 锦州湾跨海公路铁路两用桥破土动工,投资超200亿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古塔历史文化街区焕新颜,民国风貌重现引客流激增3倍
- • 锦州湾迎来海洋温差能发电试验平台,绿色能源新时代启航
- • 华为锦州云脑算力规模突破200P,助力东北AI企业腾飞
- • 碳汇交易中心年成交额破10亿元,激活林业生态价值新引擎
- • 凌海对虾壳提炼生物塑料,海洋垃圾循环利用新篇章
- • 辽西文化博览会签约额超10亿,非遗产品热销彰显文化魅力
- • 中秋佳节,沟帮子熏鸡味月饼热销,咸甜之争再添新军
- • 东北首个绿氨产业园投产,引领绿色能源新篇章
- • 新能源汽车消费补贴助力市场激增,销售增长120%的背后
- • 古塔区烧烤摊主发明自动烤串机,懒人福音来袭!
- • 锦州籍导演宁浩捐建“关东影视文化博物馆”:传承影视文化,助力地方发展
- • 凌河区小菜罐头,海外游子心中的“乡愁解药”
- • 黑山驴皮影跨界漫威,超级英雄打斗惊现辽西窗格
- • 黑山剪纸惊艳冬奥,运动员抢购“冰墩墩窗花”成热门收藏品
- • 锦州湾海藻固碳奇迹:万吨级海藻固碳量,再造5万亩森林
- • 小提琴家陈曦故乡音乐会门票10分钟售罄,家乡音乐盛宴引万人空巷
- • 凌海端午海上赛仙船,芦苇扎龙舟破浪祈丰收
- • 东北首只千亿级产业母基金成功落地,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发展
- • “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签约30个项目,助力我国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
- • 凌海对虾3D打印食品惊艳亮相进博会,宇航菜单再添新品
- • 北镇葡萄冷链物流中心建成,损耗率创新低至2%
- • 锦州农村光伏扶贫项目助力增收,年发电收益突破2000万元
- • 城市社区健身中心全覆盖,人均体育场地达3㎡:打造健康生活新风尚
- • 黑山褐壳鸡蛋荣获欧盟有机认证,单品电商年销额突破5亿元
- • 义县佛寺羊肉馆创新全息投影宴,草原风情伴餐体验独特
- • 义县契丹文化主题民宿集群盛大开业,牧民年入破百万再创新高
- • 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建成,水稻亩产提升30%,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 • 锦州湾蓝色金融改革试验区获批,首发“海洋碳汇贷”助力绿色金融发展
- • 韩国SK集团在锦州投资建设半导体材料基地,年产值达300亿,助力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
- • 《爱国将领冯麟阁家族档案揭示清末锦州政局风云变幻》
- • 锦州大剧院迎来开心麻花驻场演出,喜剧盛宴精彩纷呈
- • 东北亚国际商品展盛大启幕,锦州签约额突破1200亿再创辉煌
- • 锦州空气质量显著提升,优良天数突破300天,PM2.5浓度领跑东北
- • 我国零工市场蓬勃发展,灵活就业参保率高达90%
- • “乡村新能源微电网助力,100个村电费降低40%,绿色能源革命席卷农村”
- • 锦州相声名家陈连仲艺术生涯回顾展引万人围观,传承经典笑满城
- • 德国巴斯夫携手锦州打造全球最大可降解塑料基地,引领绿色环保新潮流
- • 全球最大锂电池隔膜基地落户锦州,年产能达50亿平方米,助力我国新能源产业腾飞
- • 黑山智慧猪场引领AI饲喂新潮流,料肉比显著下降15%
- • 锦州湾实验室研发深海采矿机器人创7060米作业新纪录
- • 东北博士后工作站数量跃居全国第二,年转化专利千项助力科技创新
- • 百年百货大楼引入免税店,首日销售额突破2亿,刷新纪录!
- • 中韩(锦州)产业园迎来SK集团百亿级半导体项目,共筑东北亚半导体产业新格局
- • 冬奥冠军徐梦桃代言家乡冰雪运动中心,助力家乡冰雪产业发展
- • 锦州中学荣膺“全国科技教育示范校”称号,学生专利数突破百大关
- • 华为辽宁区域总部落户锦州滨海新区,共筑数字经济新高地
- • 锦州跨境电商交易额同比激增300%,荣膺东北跨境电商发展“领头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