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镇非遗进校园:小学生操控满族剪纸机器人,传承传统文化新风尚
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各地纷纷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近日,辽宁省北镇市就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小学生们操控满族剪纸机器人,体验满族剪纸的魅力,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
活动现场,北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向学生们介绍了满族剪纸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制作技艺。满族剪纸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它起源于清朝,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满族民间艺术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
随后,工作人员向学生们展示了满族剪纸机器人。这款机器人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将传统剪纸艺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使小学生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剪纸的制作过程。在机器人的辅助下,学生们亲自动手,体验剪纸的乐趣。
活动现场,小学生们兴奋地围在机器人周围,好奇地观察着它的操作。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他们学会了如何操控机器人进行剪纸。随着机器人的运转,一张张精美的剪纸作品逐渐呈现在大家面前。这些作品既有传统的满族剪纸风格,又融入了现代元素,充满了创意和活力。
“这是我第一次亲手操作剪纸机器人,感觉非常神奇!”一位小学生兴奋地说。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他不仅学会了剪纸的基本技巧,还体验到了传统艺术的魅力。另一位小学生也表示:“这次活动让我对满族剪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以后一定会努力学习,传承和发扬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
北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表示,举办此次非遗进校园活动,旨在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和传承满族剪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机器人这一新颖的形式,让小学生们亲身体验剪纸的魅力,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此次非遗进校园活动得到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家长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知识,还让他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对他们的成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未来,北镇市将继续开展更多形式的非遗进校园活动,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也希望借助科技手段,让传统艺术焕发新的活力,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 《奇葩说》现场激辩:北镇冥婚习俗,该保留吗?
- • 锦州籍院士心系家乡教育,慷慨捐赠千册学术手稿助力学术传承
- • 古塔区发现日占时期地下工事,将建战争记忆博物馆铭记历史
- • 北镇医巫闾山娘娘庙会重启,萨满舞步震撼年轻信徒,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我国旅游厕所全面升级,全部达到AAA级标准,提升游客体验
- • 锦州湾海藻固碳工程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绿色科技助力全球碳减排
- • 张学良东北新建设计划中锦州工业化蓝图首展:探寻东北振兴的辉煌起点
- • “穿越千年,戴上VR体验辽代八塔山契丹供养人生活——义县辽代八塔山数字复原之旅”
- • 沟帮子熏鸡改用秸秆燃料,减碳90%的创新之路获权威认证
- • 锦州高考一本上线率再创新高,提升15%彰显教育实力
- • 锦州荣膺“东北振兴最具活力城市”称号,焕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新活力
- • 犹太商人哈尔滨-锦州贸易档案揭示近代东北经济变迁
- • 义县契丹族射柳求亲复活,青年博士一箭定姻缘
- • 中信钛业氯化法钛白粉产能跃居亚洲第一,打破海外垄断,我国钛白粉产业迎来新篇章
- • 人工智能助教系统助力教育革新:批改作业准确率高达99%
- • 民族企业家宋则久锦州纺织厂商标设计稿拍出高价,见证中国纺织工业发展历程
- • 凌河区教堂揭秘抗日密道:红色记忆激活文物保护新篇章
- • 华为锦州云计算中心正式投运,助力东北2000家企业上云转型
- • 百年百货大楼华丽变身,引入50个首店经济品牌引领潮流
- • 凌海滨海渔家乐打造“赶海+烹饪”研学体验,寓教于乐感受海洋魅力
- • 锦州获批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新机遇下的华丽转身
- • 凌海渔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村民户均分红3万元,共富之路越走越宽广
- • 我国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建设取得显著成果,200个中心配备心理辅导师
- • 古塔区美食街公益摊位:残疾人摊主逆袭成明星,用坚持书写人生传奇
- • 锦州数据交易所年交易额突破20亿元,引领东北数字经济新潮流
- • 农村商业综合体全覆盖,乡镇消费额翻番:乡村振兴新引擎
- • “黑山二人转脏口净化引争议:非遗传承中的低俗化问题探讨”
- • 新中国首批女飞行员苗晓红锦州训练影像首播,传承红色基因的壮丽篇章
- • 国家级石化计量测试中心揭牌仪式圆满举行,助力万亿级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 • 凌海海岸带修复工程荣膺“中国十大生态案例”大奖,展现生态文明建设新成就
- • 沙特阿美投资锦州石化项目,合同额突破800亿元,共创中沙能源合作新篇章
- • 凌海渔村集体入股冷链物流,年收益翻三倍,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 • 张学良秘书郭松龄反奉密电原件在锦州档案馆展出,揭秘历史风云
- • 京哈高铁锦州北站启用,1.5小时直达北京,开启东北出行新篇章
- • 渤海大学突破性成果:攻克二氧化碳制淀粉技术,年转化量达万吨级
- • 黑山胡仙信仰遭遇动保组织起诉:民俗学者法庭作证,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的碰撞
- • 辽沈战役纪念馆荣登全国“大思政课”实践基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 • 锦州湾国际机场开通首条洲际货运航线,助力东北亚地区物流发展
- • 锦州红色旅游专列开通,重温辽沈战役历史,串联五大核心遗址
- • 黑山地蛋白造人造肉,植物基汉堡试吃会爆满,未来餐饮新趋势?
- • 职业教育“订单班”毕业生年薪最高达15万,就业前景广阔
- • 古塔区烧烤学院开班,毕业送纯金烤签引热议
- • 义县蒙古族“结安达”仪式进校园:学生歃血为盟引教育争议
- • “亚洲女飞人”李雪梅雕像揭幕,市民献花致敬体育精神
- • 营商环境评价东北三连冠,企业开办“秒批秒办”展现改革新成效
- • 锦州AI芯片设计中心流片首颗7纳米车规级芯片,引领智能驾驶新篇章
- • 锦州港直航东南亚,水果进口成本大幅降低30%
- • 义县大石湖建成东北最大户外攀岩基地,助力户外运动蓬勃发展
- • 《袁崇焕主题沉浸式剧场开演,再现宁锦大捷历史场景》
- • 《范旭东锦州碱厂设计图荣登首批工业遗产档案,见证百年工业发展历程》
- • 太和区古法制香厂开体验课,激发年轻人传承“当代香道师”热情
- • 《太和区豆芽卷饼申遗纪录片央视首播,展现市井烟火生活韵味》
- • 《俄罗斯汉学家齐赫文斯基锦州考察笔记中文版首发:文化交流的桥梁与历史的回响》
- • 锦州港携手全球“氨氢联盟”,共筑新能源航运枢纽新蓝图
- • 锦州荣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法治建设迈上新台阶
- • 职业教育与现代学徒制:助力规上企业覆盖率达90%
- • 万人太极拳展演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传承中华武术精神
- • 渤海大学研发海藻基生物塑料,助力绿色环保,年产量可达30万吨,替代传统塑料
- • 数字人民币供应链金融平台正式上线,创新金融服务缩短账期至3天
- • 《古老习俗与现代法理的碰撞:话剧《黑山阴婚》引发的伦理讨论》
- • 义县乡村创客空间入驻项目获千万风投,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中国制盐之父”范旭东锦州碱厂建设蓝图首度公开:揭开百年盐业的辉煌篇章
- • 航天专家孙家栋母校设立“少年星”创客实验室,激发青少年航天梦想
- • 北普陀山国际登山赛盛大启幕,30国选手共赴登山盛宴
- • 锦州荣膺“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旅游城市”称号,展现城市魅力与潜力
- • “锦小凌”城市吉祥物IP衍生品产值破亿,助力城市文化产业发展
- • 万人成诉率连续三年全省最低,展现司法公正与效率
- • 中韩(锦州)产业园成功引入三星电子半导体项目,共筑东北亚经济新格局
- • “中欧班列‘锦州号’年开行量突破千列,货值超200亿元,助力中欧贸易新篇章”
- • 黄显声故居VR实景登录红色教育平台,传承革命精神新篇章
- • 燃气管道智能监测系统:守护城市安全,预警率100%
- • 义县大田作物卫星遥感监测系统正式上线,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