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近6亿元,锦州主城区供热管网改造完成

锦州新闻网 阅读:12 2025-05-06 16:42:01 评论:0

  

  寒冬将至,锦州市主城区却已提前铺就了一张温暖的保障网。随着供热期临近,锦州市正式宣布完成主城区老旧供热管网改造工程,这项历时数年的民生工程,不仅刷新了城市供暖基础设施的“血管系统”,更将温暖精准输送到30万居民的家中。

  170公里管网焕新:城市“毛细血管”的全面升级

  此次改造的核心成果是累计完成170余公里老旧供热管网的更换,远超省级考核指标。若将这条管网首尾相连,足以从锦州延伸到沈阳,其规模堪称锦州供暖史上“里程最长的一次换血”。过去,这些锈蚀、漏损的管道如同堵塞的血管,导致热量输送效率低下,如今采用新型保温材料的管网,热损耗率预计降低20%以上,相当于每年为全市节省出300个标准游泳池的供暖能量。

  34台小锅炉退役:从“分散供暖”到“集中供热”的跨越

  改造的另一大亮点是彻底淘汰34台燃煤小锅炉,将原本分散供暖的1300万平方米区域全部并入城市集中供热大网。这一举措如同将零散的“小火炉”升级为“中央空调”,不仅减少*排放量约800吨/年,更让以往因锅炉故障频繁投诉的松坡路、士英街等片区居民,首次享受到24小时稳定热源。

  科学施工:民生工程的“最小干扰”哲学

  面对大规模地下施工可能引发的交通拥堵,锦州市创新采用“错峰开挖+智慧导流”模式。例如在士英街标段,施工方利用夜间时段作业,白天铺设临时钢板保障通行;同时通过手机APP实时推送绕行路线,将市民出行影响压缩至“像避开一场短暂阵雨”的程度。更值得一提的是,管网改造与老旧小区整治同步实施,避免“马路拉链”现象,仅此一项就节约重复开挖成本超2000万元。

  西部互联工程:供热安全的“双保险”

  作为今年重点推进的配套项目,西部供热管网互联工程首次实现城东、城西热源互通。这意味着即使某区域热源突发故障,系统可自动切换至备用管网供能,类似为城市供暖装上了“备用电源”。据测算,该技术将故障响应时间从原来的48小时缩短至4小时以内,彻底解决以往“修管道冻三天”的困境。

  10月25日启动试运行:温暖倒计时开启

  目前,全市供热系统已进入最后调试阶段。按计划,10月25日将启动冷态运行(注:冷水循环测试管网承压能力),10月28日起全网逐步升温,确保31日前所有小区达到标准供热状态。市供热集团总工程师王建军打了个生动比方:“这就像运动员赛前热身,必须让每根‘筋骨’都活动开,才能冲刺冬季供暖这场马拉松。”

  对于30万锦州市民而言,这项投资近6亿元的改造工程,最终将转化为家中稳定的20℃以上室温。正如重庆路社区75岁的李淑芳所说:“以前冬天要裹着棉袄看电视,现在听说新管道能‘记住’温度,像有个看不见的暖宝宝贴在墙里。”这份温暖,正是城市治理者与建设者交给百姓的最踏实答卷。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锦州新闻网立足锦州全域,辐射辽西及东北地区,提供新闻、民生资讯与深度报道,打造智慧化、互动化的区域信息枢纽